大家好,小东方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读书笔记和读后感有什么差别,读书笔记和读后感有什么区别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读后感和读书笔记有3点不同:一、两者的含义不同:读后感的含义: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
2、2、读书笔记的含义:读书笔记是指读书时为了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或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来而做的笔记。
3、二、两者的写作方法:读后感的写作方法:(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
4、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
5、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
6、这部分中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7、(2)亮明基本观点。
8、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
9、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
10、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
11、(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
12、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
13、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14、(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
15、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
16、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
17、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
18、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
19、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
20、(5)简要地说明原文有关内容,重写有感,不要重点介绍,偏离主题。
21、2、读书笔记的写作方法:(1)摘要式:即将书中或文章中一些重要观点、精彩精辟语句,有用数据和材料摘抄下来,目的是积累各种资料,为科研、教学、学习和工作作好准备。
22、可按原书或原文系统摘录;也可摘录重要论点和段落;还可摘录重要数字。
23、摘要式读书笔记,是在读书时把与自己学习、工作、研究的问题有关的语句、段落等按原文准确无误地抄录下来。
24、摘录原文后要注明出处,包括题目、作者、出版单位、出版日期,页码等,便于引用和核实。
25、摘录要有选择,以是否有用作为摘录的标准。
26、(2)索引式:索引读书笔记是只记录文章的题目、出处的笔记。
27、如书刊篇目名、编著者、出版年月日、藏书处。
28、如果是书,要记册、章、节,如果是期刊,要记期号,报纸要记年月日和版面,以备日后查找方便。
29、例如:庄照:《也谈为谁立传》,《光明日报·〈史学〉》。
30、(3)抄录原文式:抄录原文读书笔记就是照抄书刊文献中与自己学习、研究有关的精彩语句、段落等作为日后应用的原始材料。
31、摘抄原文要写上分类题目,在引文后面注明出处。
32、(4)评注式:评注式读书笔记不单是摘录,而且要把自己对读物内容的主要观点、材料的看法写出来,其中自然也包括表达出笔记作者的感情。
33、评注式笔记有时对摘录的要点做概括的说明。
34、评注式读书笔记常用方法有书头批注。
35、即在书中重要地方用笔打上符号或在空白处加批注、折页作记号;也可用提纲方法把书和文章论点或主要论据扼要记叙下来;还可用摘要式综合全文要点、记下主要内容;读完全书或全文对得失加以评论也是一种方法。
36、三:两者的作用不同:读后感的作用:经常写读后感有助于抓住零碎、甚至是模糊的感想,抓住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帮助读者感悟出真实、深刻、用于解决人们在学习上、思想上和实践上存在问题的有价值的感想来。
37、2、读书笔记的作用:在读书时,写读书笔记是训练阅读的好方法。
38、 记忆,对于积累知识是重要的,但是不能依赖记忆。
39、列宁具有惊人的记忆力,他却勤动笔,写下了大量的读书笔记。
40、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读书笔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读后感。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