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文能武的全才唐朝名将之郭子仪!
郭子仪(697年-781年),字子仪,华州郑县(今陕西渭南华州区)人,唐代名将之一,其父为寿州刺史郭敬之。
很多人奇怪为什么史书记载其名和字一样,其实很容易明白。
一般来说名来自于父母所起,字则来自于自己对自己的了解所起,名一般都会伴随终生不变,但字则不一定,有可能会变的,至于号什么什么,那个就更容易变了,相当于心情到了,就可能换一个。
郭子仪之所以名和字一样,可能一方面其非常认可父母给自己的名,认为和字一样能充分表示自己,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其认为这些是次要的,是小道,不以为意而已。
郭子仪出身太原郭氏,也是陇西贵族一脉,这点很重要,因为即使唐朝已经搞科举(郭子仪就是武举出身,而且考试成绩不错,以高第入仕从军),见识、环境等对学习有重要影响因素方面。
贵族仍然占有很大优势,这和很多人喜欢名校是道理一样的,同样的知识,普通学校老师和名校老师都懂,但名校之所以是名校,往往是传授效果好于普通学校。
一方面是因为名校老师对知识的见识和普通学校不同,从而带来教学效率不同。
另一方面名校的学习氛围往往要好于普通学校,在这种氛围环境下,很多学习习惯都是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的,而不像普通学校要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在这块,自然就容易形成差距。
所以你看唐朝的名将,基本上出身都比较好,李靖也是陇西军事贵族后人,高仙芝其父本身也是将军。
这个规律基本上在知识不够普及的时期都基本上成立,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普及成本的降低,这个规律被打破的概率也大增,这也是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一部分,这是闲话,随口插进来,读者勿怪。
郭子仪早年基本上是正常人一个,按部就班积功至九原太守,没有表现出特别突出之处(这种情况也正常,所谓时势造英雄,当时正值唐朝开元盛世,如果其表现非常突出,反而不正常了)。
随着安史之乱爆发,郭子仪也开启了魔幻开挂的生涯。
郭子仪的战绩基本围绕着平定安史之乱这个大背景展开的,主要有讨伐安、史叛军,克复两京,相州对垒,以及再复长安、抵御吐蕃(传奇的单骑退回纥就发生在此期间)等等。
具体战争内容网上遍地都是,这里就不赘述了,主要讲一下网上没有的,即郭子仪的军事思想。
与一般的将领不同,郭子仪属于能文能武的全才,其著述颇丰,《全唐文》收录有郭子仪的表文12篇。
包括《请宣示俭德表》、《请改元立号表》、《上尊号表》、《上章敬皇后谥表》、《让加太尉表》、《让太尉第二表》、《让加尚书令表》、《让尚书令第二表》。
《进赐前后诏敕自陈表》、《请车驾还京奏》、《上黑禾奏》、《论吐蕃书》。遗憾的是,郭子仪没有兵书传世,所以对其军事思想更多是基于逻辑分析推断,而非直接引用。
郭子仪的军事思想主要有三点:
1.长于从全局谋算而非仅考虑军事
古语有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郭子仪擅长从全局思考,而不仅仅是战场交锋。
如在唐代宗时期,吐蕃入侵长安,代宗东逃,并打算定都洛阳,郭子仪闻知后,上表劝谏并提出应对之策,成功改变代宗想法,不搞迁都。
要知道,迁都的政治意义非常大,会对全盘带来很大影响,也会影响整个国家走向。
所以开国时定都在哪里不是儿戏,都是经过通盘思考的,郭子仪能从全盘,而非仅从代宗的个人安全考虑,才能劝代宗改变主意,说明其长于从全局谋算。
又如广德二年(764年)时,代宗欲任命郭子仪为尚书令,郭子仪恳辞不受,并表示“太宗皇帝曾任此职,因此历代皇帝都不任命,皇太子任雍王,平定关东,才授此官,怎能偏爱我,违背重要规定。
而且平叛以后,冒领赏赐的人很多,甚至一人兼任几职,贪图升官不顾廉耻。
现在叛贼基本平定,正是端正法纪审查官员的时机,应从我开始。”代宗皇帝无奈,只得应允,表面上看这只是一次推辞不受,但实际上对唐代的政治体制稳定有重要作用。
一者有郭子仪先例在前,后人也不好过于贪功冒领,难以约束,二者也是在巩固皇权,强化中心权威,改变之前安史之乱等等的恶习。
2.以身正则治军,用软实力形成硬实力
最典型的就是所谓单骑退回纥的事,由于之前借军回纥时,郭子仪本身很正,所以军中威望才高,而在古代很多游牧民族的兵士都会口口相传,所以其威望才能够长达数十年。
即使放在现代也差不多,很多兵营中都会有些口口相传的故事和传奇人物,正是由于身正,所以在当时极恶劣的军事、政治形势下,回纥才会对吐蕃反戈一击。
3.稳准狠,紧盯主要矛盾
郭子仪打仗,很注重干掉对方将领,但对于士兵则视情况而定,可能释放俘虏,也可能采取消灭有生力量。
如收复静边军时斩杀叛将周万顷,攻赵郡时斩杀叛军任命的伪太守郭献璆,却将俘获的敌军四千人都放走,在这种氛围下,河北各郡县都斩杀叛军守将,迎接朝廷军队,通过分化打击,大大降低了平叛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