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珊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鸟鸣涧的写作背景30字,鸟鸣涧的写作背景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鸟鸣涧 年代:【唐】 作者:【王维】 体裁:【五绝】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2、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3、 王维在他的山水诗里,喜欢创造静谧的意境,本诗亦然.而"人闲"二字说明周围没有人事的烦扰,说明诗人内心的闲静。
4、更突出了人与自然的融合! 〔赏析〕 这首五言小诗主要描绘深山幽谷夜晚寂静的情景,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心情。
5、 诗在艺术上的最大特点就是以动衬静,寓静于动。
6、“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二句写出了一种静谧恬美的意境:寂静的山谷中,人迹罕至,只有春桂在无声地飘落;夜半更深,万籁俱寂,似空无一物。
7、接下诗人又写出了更有诗意的一幕:“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8、由于山中太幽静了,因此,当一轮明月突然升起,皎洁银辉洒向这夜幕笼罩的空谷时,竟然惊动了山中的鸟儿,于是在幽谷溪边鸣叫起来。
9、这叫声似乎一时打破了山中的宁静,但它又让人感到空旷的山中更加幽静沉寂。
10、王籍曾写过这样的诗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11、”王维这首小诗与此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12、但细品味,王籍诗句不免给人以说理的感觉,哲理意蕴十足,但缺乏形象生动的描绘,而这首诗却写得形象逼真,生动自然,情趣无限。
13、诗中虽然写的花落、月出、鸟鸣,但是“这些动的景物,即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通过动,更加突出地显示了春涧的幽静”(《唐诗鉴赏辞典》),可见还是后来居上。
14、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品赏析 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一种主题。
15、古代交通不便,一旦分离,再会难期,就连通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16、所以在这些送别或留别的诗里,难免染上凄凉、伤感的色彩。
17、江淹《别赋》所谓“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在古代确乎是这样的。
18、但也不可一概而论,古人写的别诗,也有明朗乐观之作。
19、初唐诗人王勃的名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
20、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
21、14岁时应举及第,当了一名朝散郎,沛王召为修撰,但不久就被唐高宗贬黜了。
22、于是王勃便漫游蜀中,一度任虢州参军,又犯了死罪,幸而遇赦,但官职还是丢掉了。
23、他的父亲受他牵累,贬为交趾令。
24、他渡海省亲,不幸溺水而死。
25、年仅25岁。
26、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他在长安的时候写的。
27、“少府”,是唐代对县尉的通称。
28、这位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上任,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给他这首诗。
29、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30、”开头两句分别点出送别的地点和行人的去向。
31、“城阙”,指京城长安,阙是宫门两边的望楼。
32、“三秦”,泛指长安附近。
33、项羽破秦后,把秦国原来的地盘分为雍、塞、翟三国,封秦朝的三个降将为王,称为“三秦”。
34、“城阙辅三秦”,是说京城长安周围有三秦夹辅着。
35、“五津”,是杜少府要去的地方。
36、四川的岷江从灌县到犍为这一段有白华津、万里津等五个渡口,称“五津”。
37、长安是诗人和杜少府分手的地方,城郭宫阙,气象雄伟,历历在目。
38、杜少府离开这里,自然是恋恋不舍。
39、而将去的蜀州呢?千里迢迢,风烟渺渺,极目望去不免产生几分惆怅。
40、这两句通过一近一远两处景物的对照,衬托出行者、送行者双方依依惜别的感情。
41、 这位姓杜的朋友在京城得到县尉这样一个小官,长途跋涉到蜀州去上任,恐怕是一个很不得志的知识分子。
42、王勃自己游宦在外,也不怎么得意。
43、当他们走出都城,远望五津的时候,彼此的感情很自然地会沟通在一起。
44、“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这两句诗把两人之间感情的共鸣写了出来。
45、这两句的大意是:我和你都是离乡远游以求仕宦的人,你去蜀州,我留长安,去和留虽有不同,但此刻的惜别之意却是一样的啊!这两句表现的感情很真挚,态度很诚恳,一种体贴关注的语气,从字里行间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是很动人的。
46、 五六句忽然将笔锋一转,转而去宽慰那即将远行的友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7、”意思是说:我们分手之后,虽然天各一方,但是不必悲伤。
48、海内有知心的朋友,即使远隔天涯,也像是近邻一样。
49、最后两句就此再推进一层说:“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50、”意思是,不要在分手的岐路上因离别而悲伤,就像那些青年男女一样地别泪沾巾。
51、以上四句是从曹植的《赠白马王彪》脱化出来的。
52、曹植在和他的弟弟曹彪分离时写道:“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53、”又说:“忧思成疾 ,无乃儿女仁!”但王勃的诗更凝练、更鲜明。
54、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长期以来脍炙人口的诗篇,特别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至今还常被人们引用。
55、这首诗写得乐观开朗,没有一般赠别诗常有的那种哀伤和悱恻。
56、我想,这正是它受人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
57、它的情调和唐朝前期经济文化走向繁荣、封建社会上升发展的时代精神是一致的。
58、 朴素无华是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也正是它的好处。
59、从齐梁到初唐,浮华艳丽的诗风一直占据着诗坛的统治地位。
60、王勃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人扭转了齐梁诗风,为诗歌创作开创了新的风气。
61、王、杨、卢、骆,“以文章名天下”,称“初唐四杰”,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62、杜甫在《戏为六绝句》里说:“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63、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64、”杜甫说那些嗤笑“四杰”的人只能“身与名俱灭”,而“四杰”却像万古长流的江河,他们的美名永远不会泯灭。
65、杜甫对“四杰”的推崇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66、就拿王勃这首诗来说吧,并不堆砌辞藻和典故,只是用质朴的语言,抒写壮阔的胸襟。
67、但在质朴之中又有警策,在豪语中又包含着对友人的体贴,绝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寡味。
68、诗人本来是要劝慰杜少府的,劝他不要过于感伤。
69、但并不是一上来就劝他,而是先用环境的描写衬托惜别的心情,表示自己是和他一样的宦游人,因而最能理解他那种离开亲友远出求仕的心情。
70、接下去又说,山高水远并不能阻隔知己的朋友在精神上和感情上的沟通,“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遂成为全篇的警策。
71、直到最后才劝他不要在分手的时候过于悲伤。
72、这样写来多么委婉!杜少府一定会感到亲切,他那点缠绵悱恻的感情也一定可以排解开了。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